由「秘密」一書到「聖境香格里拉」談【3014】的成功模式

 




  「
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乃是所有的趨勢專家和經濟學者所公認的一個必然的結果而深以中國人為傲的 "台灣人" 更是這一波全球經濟成長大躍進中最重要的推手之一。重要的是,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呈現來讓全球的經濟體認同"台灣"在這一波經濟奇蹟中所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呢?



  就在我們還在思索如何來傳達台灣人的潛能,以及由逆境中脫穎而出的韌性時,一群以「南台灣的另一個海角七號」為標題的年輕人,用他們生活及工作真實的體驗設立了一個稱為「3014」的部落格,他們為什麼全力地投入這個被譽為「中國人世紀」的世代中?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將他們的人生換取而來的見證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透過他們的 "分享" 能扮演「第一張骨牌」的角色,將「3014」所要傳達的 "光" 照亮台灣的每一個角落,更進而把這個經驗值和對岸的同胞分享,讓這道光也能映射在中國大陸的天空。成為真正的"荷光者"。

 



時間不存在?動能成為時間新的代名詞 難道秘密中還有秘密?




  一堂談論有關 "時間不存在" 的課程激發了這群年輕人的靈起。這一個和現實生活完全不對盤的「主題」
,令他們陷入了不名的沉思。這一個和現實經驗值無法比對的「話題」,到底對這群年輕人生命的旅程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到底對他們的內心造成什麼樣的激情,令他們願意開始為他們自己的生命負責?

 



  一個個不解的問號不斷的在腦海中浮現,難道這又是一個「秘密」中的秘密?說的也是,為什麼「秘密」一書出版多時,各地區的讀書會、DVD的觀賞研討會也有如雨後春筍般的設立,不斷的在共同研究「秘密」一書中的 "秘密" 。

 



  而令人納悶的是,為什麼並沒有因為 "秘密" 的公開,而讓更多的人成功又致富、健康又快樂、喜悅又富足呢?難道是「秘密」中又有不為人知的 "秘密" ?




一個數學公式揭開了他們的疑慮,也開啟了第四次元的靈啟:


假設1000公尺距離的跑道,有人2分鐘跑完,有人10分鐘跑完,甚至有人20分鐘跑完,那麼這件事在說明"時間"時代表什麼樣的意義呢?



* 代表:距離相同,而不同的人花的時間不同。也就是完成同一標準的效率(速度)也不同。



而用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時又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如果將 "時間" 固定,而來看每一個可以完成的 "距離" 又有什麼不同呢?

 以20分鐘跑完1000公尺距離的人為基準。

 那麼以10分鐘跑完1000公尺的人將可以跑兩次(2000公尺)

 而那位以2分鐘跑完1000公尺的人將可以跑十次(10000公尺)



而以上的例子又代表著什麼呢?和我們的人生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關鍵在此:

將效率、速度或完成的距離解釋為"動能"的話

那麼可以跑十次的人"動能"最強,而只能跑一次的人"動能"最低也最弱。

 



而真正的意義則在於:

  如果這三個人要以各自的動能來完成一個人生的 "相同" 使命,那位2分鐘跑完1000公尺的人(動能最強的人,動能值為10人的)如果他需要用 "一年" 的時間來完成任務。那麼,那位10分鐘跑完1000公尺的人(動能值為5的人)將需要用 "五年" 的時間來完成任務。

 

而那位用20分鐘跑完1000公尺的人(動能最弱,動能值為1的人)則要用到 "十年" 的時間才能來完成任務。



如果時間 = 金錢又代表著生命的長短和價值時,則差別將大大的不同。

 



  各位客倌,你們看懂這個例子了嗎?如果你們也看懂了,你們便可以體會這群年輕人他們當時的心情及內心中那股有如火山爆發前的悸動一般,也就是他們為什麼要全心全意投入"學習"的原因,因為由這一堂課中他們學到找對工具,用對方法比盲目的努力要來得重要太多了,而如果能用年輕的歲月來建立終生的事業版圖並發展志業,那麼再怎麼辛苦也是值得的。由於他們願意為自己負責,為了追求自由而富足的人生而付出一定的代價來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也才會有今天「3014」的成果分享。




   白手起家的學堂.樂在其中的天堂

 

宛如神燈中的精靈,讓你許下一次又一次的願望

 



  「成功的人一定很努力,而努力的人卻不一定會成功」這句話乃是很多的成功講座上標榜的一個 "重要指標" ,也就是說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如果在努力之前沒有"正確的選擇"找對的工具,用對的方法,那麼成功永遠不會和你站在同一邊的。

 



  也就是在行動之前要先確立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首要工作。「選擇要在行動之前,而行動要在選擇之後」道盡了 "抉擇" 的重要性。每一個「3014」的年輕人由開始接觸到「30俱樂部」的課程之前到正式在「30」學習,一直到決定將所學的心得運用在生活及工作之上,並且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自己喜歡也認同的 "生財工具" 進而決定加入「3014」,要和大家共同來創造一個新世代的香格里拉、夢想的桃花源,寫成一個「Working Holiday」的心路歷程來和大家分享。這其中乃是經歷了無數次的抉擇才會有今日呈現出來的結果。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舉動,卻是為他們埋下成功致富種子中最主要的 "因子" ,也是讓他們成為真正的有錢人,並為自己取得一張有錢人的執照過程中最重要的 "關卡" 。

 



  「捨得、捨得、多捨多得,少捨少得,不捨不得」的道理不是很多人 "不懂" ,而是「知道」卻不容易「做到」,也就是要做到所知道的"道理"著實不簡單。「捨自己多的,而換取自己所沒有的」乃是 "捨得" 一個重要的信念,也就是 "分享" 的精神中 "不求回報" 的精髓。基於一個不求回報、無私的付出,也就是佛學中論及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執著於事物的表象來行佈施」的道理。促成了成功致富的 "因子" 。其實成功致富只是種下這個 "因" 一個必然的 "結果" 而已。





見證人模式的建立,為自己的成功做最真實的觀察

很多人之所以不願真誠的來分享他的成長過程,只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不相信自己會成功

第二:生命中有太多的"包裝"因此無法和大家分享真實的一面



  「30俱樂部」第一堂課的第一個觀念教的是 "誠實" 的面對未來的每一分每一秒,因為說謊要有很強的記憶力、紙包不住火,不正是現在的政治和企業之間最火紅的 "議題" 嗎?



 






秘密中最不為人知的 "秘密"

不是成功的「果」,而是引發成功的「果」的「因」

不是造成結果的 "行為" 而是促成行為的 "想法" 才是事件的「源頭」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乃是佛學論點中對"因果論"最佳的詮釋了!




因此

建立一個必然會成功的 "果" 所需要的 "因"

便是行動之前最重要的 "抉擇"

也是一個最關鍵性的 "決定"

常聽人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



 




  「3014」的這群年輕人將自「30俱樂部」的課程中學習而來的心得,整理出一個屬於自己的 "系統化模式" ,再將來自這個系統化的模式透過團隊的分工,運用在所要推展的事業及工作上,並且將來自這套 "系統" 執行而來的成果與功效和大家分享。透過各界的交流,在各行各業的互相集思廣益之下,做最完美的修正,創造一個可以幫助大家快速由「貧窮走向富足」的事業體制。



  「今天的成功經驗值,或許是明天失敗的來源」,由他們的信念中可 "見" 他們學習的企圖心,更一語道破高科技時代的洪流正在快速的摧毀舊有思考模式的城堡。而大多數的人卻沒有在台灣經濟環境的土石流威脅中去覺察到我們早已失衡的「身、心、靈」結構,只追求短期的近利,而忽視了長遠的未來對我們自己和下一代的傷害。正如同台灣被破壞的山林環境一般,地基正一點一滴的流失中。



  如果再不正視現在所呈現的 "果" 正是我們在過去所種下來的 "因" 所造成的,而仍然以現在的社會價值結構而沾沾自喜,更以自以為是的自傲心態來看待這群我們口中的 "草莓族" 小孩,那麼我們將面臨不知如何"自圓其說"的窘境。

 


  這群生活在 "高科技" 環境之下的小孩,或許才是知道 "如何來善用高科技" 的一員,而不同於我們的世代,即將被自己發明出來的科技所控制,甚至摧毀我們一直自以為"滿意"的生活模式。

 


  也由這裡可以看到"聖境香格里拉"一書中的起源;乃由一個14歲的小女生,提醒作者:「我們在這裡並未依照覺悟生活」,在作者的驚訝之下,又說:「那些覺悟啊。我們並未身體力行。」因此才促成作者進行西藏 "香巴拉" 秘密之旅的 "因子" 。進而揭開了香巴拉的秘密,讓古人由香巴拉的啟示中覺醒,而開始正視 "第四次元" 世代的到來。

 


  可見"知道"和"做到"之間的距離之遠,不是我們一般人認知的那樣。更讓我看到「秘密」一書的發行,及DVD的成功內容大公開,並未及時解決大多數人目前所面臨困境,最主要的 "原因" 並不是我們不知道而是沒有身體力行去做到,不是現在所呈現的果,而是造成現在的果的 "因子" 。這正也是「秘密」中最不為人知的 "秘密" 了



  
21世紀不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更不是以時間及勞力換取報酬的時代,而是藉由「系統」的團隊運作,而達到槓桿操作的功能,完成複利效應的經濟效能,也是經濟不景氣時代的最佳謀生選擇之一。



  如何善用 "高科技的網際網絡" 的輔助及藉由 "系統化模式" 的運作乃是21世紀兩大成的指標。回顧90年代的成功經驗值中,將個人的才能運用 "系統" 複製的槓桿原理,而擴充成連鎖事業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而在時代快速的變遷之下,此一時彼一時也,很多的成功連鎖事業,也在高人力成本及極度不穩定的全球金融影響下,也紛紛的敗下陣來,甚至破產的案例也層出不窮。歸究其 "原因" ,不外乎未能「在不同的時期中,依照該時期的整體需要,以及社會演進的階段,所產生的不同機會的趨勢之下,願意順勢而起,而不是採取逆勢而為的方法」,導致失去致富的機會,也唯有不斷成長的人,可以永遠保有最佳的優勢及把握住發現各種機會的敏銳度。



  3014」的組成及運作的模式,乃是最符合現階段趨勢的成功模式,不但充分運用現代科技中的網路科技的力量,結合成一個無國界的銷售網,讓更多人可以隨時和他們接觸,而且透過網路的力量將他們「3014」的理念和做法公開地和大家分享,以尋求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建立更強大的團隊。而在建立好他們「完善的系統」之後,更無私的將 "系統" 文化及做法公諸於世,並且免費和大眾分享,旨在讓更多各行各業的團體可以如法泡製他們成功的模式,而共同來塑造一個嶄新的新世代文化。




  「3014」的團隊,更透過合作與整合的方式,來加強工作績效上的"動能",利用時間的壓縮模式,創造出宛如穿越時空運行般的快速成長。將一個一般人眼中不可能的任務,運用團隊運作的高績效來快速完成,創造另一個「海角」奇蹟。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個部份的運作方式,也是一個未來會被大家拿出來討論的秘密中最不為人知的秘密之一。




  運用「捨和得」的概念並運用網際網絡的力量換來大量的人脈,
運用80%的教育訓練換來快速成長及快速達成目標的結果。




  幫助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恢復國力的「系統之父」戴明博士曾說:「事業的成敗與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 "系統" ,對整個事業體的運作來說,其重要性高達85%~95%的比率,而繫之於 "人" 的因素只有5%~15%的比率。」戴明博士建議,企業應改變原有追求短期成本利益的錯誤做法,除了持續改良系統之外還要導入訓練,教導員工如何將工作做好,著重於積極的教育與再訓練方案,進行完成改變的行動。




  由戴明博士的論點可知,教育乃是槓桿操作一個不可或缺的 "因素" 。21世紀如果是一個"網際網絡"的世代,那麼21世紀便是一個 "科技通路" 的世代,也就是所有的人際關係和運作均建構在網絡之上,形成一個全新的「高科技人際通路世代」。




  「人脈 = 錢脈」,也就是認識的人越多,可以運用的資源也越豐富,所以人際關係的最大槓桿操作乃在於 "如何可以認識更多的人" 。而當我們願意付出,願意將心得和朋友分享,也樂意幫助別人找到成功致富的管道,那麼就能快速建立良善的人際網絡。而以 "真實" 為基礎的人際網絡,才是最堅固的人脈通路。




  有更多的資訊得知,「3014」的運行模式幾乎完全符合預言中的 "21世紀的成功模式" ;一個將成功的秘密公開地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團隊,也為現在的社會價值結構中建立一個 "創造性的思維模式" ;自己有的東西,也要讓大家都可以得到的共享心境;一個高度進化的聖境香格里拉。如果可以用心的來探討「3014」所呈現出來的成果,將可清楚的明白,他們如何找出「秘密」中的秘密,並且成功的運用在工作及生活上,而我們也可以透過他們無私的分享,來面對我們成長中的困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傳奇,做自己的英雄。



                              文 / Mr.ET





延伸閱讀:Mr.ET的其他文章

【3014】來自海外的一個『上帝』的回應? 

【3014】走出聖境香格里拉的新世代先驅

【3014】一個父親向兒子的告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ub3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