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堂:動機/使命   文 / Nicole

日期:2008-12-10
主持人:Jamie
引言講師:Amber
助理講師:Nicole、Ryan
首席講師:吳東翰老師
總結講師:V
 
  
 


主持人:Jamie 蔡若蕎
夥伴蕎妹是超級曹格迷,今年曹格勇奪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也帶給了蕎妹特別的感動。

敘述曹格之所以會當歌手只是當初單純的喜歡唱歌,漸漸地再擴展到演藝事業上,起初只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到最後慢慢發現唱歌不再只是為了自己而已,而是想要唱給大家聽。

曹格至目前為止總共出了三個專輯,每張專輯的每一首曲都是曹格自己作曲,他用盡了所有熱忱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將最初單純喜歡唱歌的動機擴展到為大家而唱的使命上去努力完成,也許看起來像是微不足道的事,但是還是有很多歌手像曹格一樣只為了單純的動機去完成為大家而唱的這項使命。


引言講師:Amber 吳蕙如
動機,單純的是一個想要;使命,是在未來想要完成的夢想過程中,你願意付出什麼。

Amber去澳洲之前,單純的動機只是想要體驗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感覺,在去澳洲之後認識了一群好友,當初的動機只是想要多認識新朋友,但真正認識之後會去思考應該要怎麼讓他們在澳洲、在新的城市裡可以更順利,於是轉變成了Amber的使命感。

來到30俱樂部之後,開始的動機只是覺得課程很好,想要和澳洲好友分享,可以解決他們的困惑,直到他們來到30俱樂部後,Amber的使命感也出現了,Amber會不斷地去想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付出什麼,可以縮短他們打拼的時間,讓他們可以提早完成他們的夢想,於是使命感出現。她開始要不斷地督促自己讓自己更好,才能以身作則,成為他們的榜樣,並讓他們相信從她身上可以看見夢想實現,當中也包括了所有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這小小的使命卻造就了更大的使命感,讓Amber想要幫助的不止是身邊的朋友而已,而是幫助全世界的人類,讓更多的人像她一樣,曾經是一位愛玩、懷抱著環遊世界夢想的人,也可以透過快速的方式可以讓他們徹底實現他們想要的目標。為了要讓自己往上爬,成為不斷成長的人,於是Amber不斷地學習。

人的一生當中要不斷的為自己找到動機,找到動機之後要把使命感延續下去盡快達成,這就是大家要去思考使命的重要性!在過往的生命當中使命是不是我們該做的事?重不重要?不要只思考如何賺錢、生活,而是要思考如何透過我們的力量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靠著大家一起達成的夢想,讓大家知道這是可行的呢!

助理講師:Nicole 林宜娟
延伸課程成功的定義-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Nicole分享幾次打工經驗之後,想要為了一個夢想為了尋找人生的歷練和不可能,去進行一年澳洲打工度假。

雪梨歌劇院是Nicole一直夢寐以求的願望,真正抵達澳洲之後,規劃半年後一定要到雪梨參加一年一度的跨年煙火盛會,動機是為了一段夢想旅程,過程當中不畏辛苦艱難也要努力找工作生活下去,完成Working Holiday的終極目標。

12/31 Nicole真的順利抵達雪梨也實現了跨年煙火大會,看著從來沒想過的180度環繞視野煙火秀,內心激動又感動萬分,知道自己成功完成了最棒的夢想目標。 出發澳洲之前認為這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但是靠著毅力和堅持不斷往前走,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精神,去度過每一天。

回國之後開始思考下一個目標應在哪裡,既然有勇氣完成了澳洲一年不可能的任務,還有什麼是她可以成就的。經由Amber講師分享,來到了30俱樂部,起先透過完整12堂課,讓她去思考過去與未來,我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的動機與使命在哪裡、有錢人的思考模式是什麼、成功的領袖應俱備什麼條件、如何讓情緒及正面心態不是短暫性而是持續性。

她透過這12堂課看見了自己的成長以及夥伴給予她的,於是她的使命是想讓所有的人都可以跟她一樣,你想要澳洲相關的資訊她可以無私的分享給你,想要從她身上學習到30俱樂部給予的,她也可以幫助你,但是大家要先去思考你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你的動機是什麼?使命在哪裡?

助理講師:Ryan 賴威霖
想要能當個真正的自己,讓自己更快樂,也不需在隱瞞隱藏以往醜陋的自己。就像之前Ryan會對朋友做善意的謊言,但是他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因為說謊是需要很強的記憶力,那使得生活過的更辛苦。

澳洲回國之後,帶著十足的自信心主攻大企業公司應徵,即使面對美商IBM企業大龍頭也同樣勇往直前,順利經歷過兩次面試關卡後,卻在第三關面試被刷下來了,當時意氣風發的他,怎麼也想不到會被刷下來呢?不久之後透過好友Amber分享30俱樂部,抱著希望從中可以得到很多收穫及想法前進高雄。

這一個月對Ryan來說是人生很大的轉變,有時會想到底要待在台北或台中工作,還是繼續要留在高雄上課呢? 同時面對好幾條決擇的路,最後還是選擇在30俱樂部持續成長。

Ryan曾經也像京劇變臉一樣,有好多個面具,穿了好多副盔甲,覺得自己是武士要為自己出征。以往他都認為這些面具是幫助他自己,但來到30俱樂部這裡之後,卻沒有一個適用。如果可以真正的面對自己內心世界,如果能夠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為什麼以前的我想要做這樣的人,為什麼我不能顯露最真實的我。因為課程不斷地成長,將他的水泥般的堡壘,不斷地打掉,廢水污染清掉,再親手蓋起大花園,頓時發現自己內心好喜歡這樣自然舒服的感覺,健康、快樂又真實。

而現在Ryan會去思考為什麼自己得到了卻怎麼沒有和朋友分享,許多朋友看見Ryan從以前講話公關客套到現在變得沉穩,眼光銳利也開始看得很遠,但為何他們卻不行呢?現在他知道他自己應該要怎麼走怎麼做,於是開始想是不是應該要把這些好的資訊、好的團隊、好的系統、好的方式分享給他們,由原本當初只是想要讓自己成長的動機,到現在已經走在成功的路上,我身邊的朋友是不是也可以像我一樣走在這條路上。

如果有一個方法能夠在3年之內得到30年的成果,你願不願意試試?
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花一年可以得到這30年的成果,你願不願意試試?
如果各位可以像我們一樣僅僅花這12堂課,開啟了一道成功之門,讓我們看見門裡的世界、看見未來,對於一位由當初在平凡不過又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身上,到現在看見了不平凡的未來,而我願意走下去,而且我也知道我一定做得到,我願意因為我走在這條路上,因為我已看見了不可限量的未來,我想跟各位夥伴一樣走在這條成功的道路上,各位你們願意跟我走下去嗎?





首席講師:John吳東翰老師
翻開教科書之一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財富檔案第五章:有錢人專注於機會,窮人專注於障礙。

舉例最近新聞,前身證券交易員楊瑞仁因掏空102億入獄,如今一離開監獄就背負了 40億的債款,要求自己在六年之內還清這40億,但經過了13年的監獄生活他要怎麼回歸現在的生活並賺到40億的錢,商業週刊記者尋問楊瑞仁是否可以做得到,楊瑞仁對記者回答:因為你是一位上班族,是吃人頭路的,我是一位創業者,要賺40億很難嗎? 大家迷思的是他為什麼可以在低迷的景氣下相信自己可以賺很多的錢。

很多人以為沒有錢不能買房子,但是新的概念是沒有錢也可以擁有一棟五百萬價值的房子。假設買了五百萬的房子,每月$5000租給其他的人,租金存到銀行或做小投資,再加上看中房價會上漲,認定這是有價值性的。可是大家現在手頭上有五百萬的資金可以做這些事嗎?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我沒有五百萬我就不能買房子嗎?假設如果沒有錢也可以買房子的話你會不會考慮?如果今天沒有錢可也以買房地產,而只要做一件事情,只要利用你的專長和能力所及之下,你會再考慮嗎? 這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只要運用到你的專長和能力所及就足以讓你再考慮,如果只要將這些專長願意跟大家分享,就可以擁有這些房地產,你真的願意嗎?

成功的人要跟成功的人學習,成功的人必會跟成功的人在一起,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潛能存在,重點是你自己到底相不相信。當你知道說你想要成為一個有錢人,想要取得有錢人的資格,就是要不斷成長也願意分享,可是記得要分享什麼事,要做些什麼樣的事,才有辦法成就一個有錢人的夢想,也就是成為一名領袖,以身作則、說你做的、做你說的、凡事感謝且真實地面對自己。

很多人都說一生不需要太多的財富,這是沒錯的,但是所有物品是不是都需要用金錢來交換,又對於現今股票景氣低迷,資產無形中消失,開始休無薪,雖然說休息可以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但既然休無薪假是休息,為何不利用這些休息時間來做些什麼事,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基本上這是兩樣都要做到恰當。

一般人都不覺得自己應該要跟公司共體時艱,公司不應該在這時候落井下石放假,應該要維持一定的業績,讓大家無後顧之憂。但是公司跟員工本是一體的,你好他們就好,你不好他們就不好,一位老闆可以決定的事很有限,老闆的能力也有限,但是團體的力量是無限,所以分享變得很重要,如果我今天把一個好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就是一個動機。

當你今天擁有一個有錢人的腦袋時,你就可以透過這樣的腦袋去賺取別人需要很多金錢才可以得到的東西,有錢人看見的是機會,沒錢的人是看見障礙,要知道有錢人的情緒為什麼穩定、思考這麼正面積極,因為他們願意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們每天都面對幾百萬的問題,而其他人都因為2萬元而困擾著,當然會一直沒有錢,所以想要當有錢人,請轉換一下腦袋,轉換到有錢人的腦袋,每一個人的腦袋都是很有潛能的,要清楚知道只要你相信你就可以了,要重新下一個成功的定義,就是你到底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總結講師:V 鄭珮芬
個人單純想要學習的動機使然進入30俱樂部,這學習過程當中一直吆喝所有朋友一起來,從幾個好朋友開始來找老師聊天,最後到希望老師可以將這些所學所知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並整理成12堂課來傳授給大家。

V解釋動機是比較跟個人有關,像是比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完成什麼樣的目標,就像澳洲幫因為單純的學習所以從外地來到這個地方,努力學習這12堂課。而使命的部份是當我開始瞭解我有這樣的能力可以影響到很多人的時候,我的使命感就出現了。

像「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提到,每一個人都是帶著不同的天賦來到這個人世間,生下來本能就會做某些事情,就像不用別人教你就會懂得。上天讓我們擁有天賦只有一個理由,是想要我們使用我們的天賦,去和別人分享。

研究報告顯示最快樂的人是完全發揮天賦的人,你的人生使命之一就是盡可能跟更多人分享你的天賦跟價值,這個意思就是代表你願意玩大的。一本淺顯易懂的教材「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第四章中特別強調,有錢人想的很大,窮人想的很小。如果我們可以歸類成,你是想要來學習創業,有老闆的心態的,那你就屬於把事情想的很大的。
 
如果你是一般平穩的上班族,只想要過一般的生活,那在你生活當中,想的會比較小一點。這章節主要想要傳達,很多人都把老闆的定義解釋成想要賺錢,比較商業化的解釋,可是這本書指企業家等於是一個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又可以賺大錢的,如果你可以解決別人的問題就代表你可以幫助到很多人。而30 俱樂部的每一堂課其實傳達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只是你學到課程中的精髓,就等於學到了這12堂課所有精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ub3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